[導讀] 科學儀器相當于“隱性”的軍工行業,是各國必爭的領域。科學儀器的創新、制造及應用水平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實力。然而,如何加快推進國產科學儀器產業的快速發展,一直是業界揮之不去的心頭之痛。
“2013年,實驗分析儀器進口62.94億美元,出口14.56億美元,貿易逆差48.38億美元。而從2009年到2013年,逆差在不斷增大。”在近日召開的“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服務推介會”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展覽交流部主任歐陽良的語氣頗為沉重。
科學儀器相當于“隱性”的軍工行業,是各國必爭的領域。科學儀器的創新、制造及應用水平都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科技和工業實力。然而,如何加快推進國產科學儀器產業的快速發展,一直是業界揮之不去的心頭之痛。
國產檢測儀器難解尷尬
“我去過很多實驗室,看到很多高端的進口儀器閑置。春節前去過農科院一個實驗室,2008年購進的儀器,到2014年初,一共用了不超過30次,閑置在那里非常可惜。”清華大學分析中心邢志老師介紹說,“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買的進口儀器,往往實驗室不敢拆,不敢動,當寶貝鎖在那。”
進口科學儀器長期以來一直占據著主要市場。農業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項目監管處處長俞宏軍曾指出,現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檢測機構中,部級中心進口設備的比例占到90%,省級中心進口設備的比例占到70%—80%,就連縣團級機構都有50%以上的進口儀器設備,有些300—400萬總投資的項目,光購買進口設備儀器就花掉了200多萬,僅剩的那點錢去做實驗室建設,其實驗室條件可想而知。
長久以來,國內的儀器儀表招投標過程都備受爭議,頻頻出現縣級單位高價采購進口產品,純水儀、離心機等國產化程度很高的產品都要采購進口產品的現象經常發生。一些單位甚至以擁有進口儀器為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國產儀器市場銷售黯淡,源于長時間的落后。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現在的國產儀器已今非昔比。
“近十年國內廠家和國外產品的差距縮小,無論是價格、質量、性能上相比,都在增強我們的信心。”歐陽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從2006年設立自主創新獎,至今共進行九次評選活動,其中獲金獎產品63項,銀獎產品81項,獲獎產品都具有創新點明顯、技術水平高、難度大的特點,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水平。
“蘇州蘇試儀器有限公司和蘇州東菱振動實驗儀器有限公司研制出40噸以上的大推力電動振動實驗系統,為我國運載火箭、衛星發射、載人航天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鋼研納克公司研制的OPA-200金屬原位分析儀是世界上首臺可進行金屬材料中大面積范圍內的成分及狀態定量分布的快速分析儀器。”說到國產儀器,歐陽良如數家珍。
然而,一方面,以高昂價格購買進口儀器,買了之后不舍得用;另一方面,性價比高的國產儀器賣不動,甚至得不到測試驗證的機會。國產檢測儀器的尷尬局面已經存在了相當長的時間。
建立第三方平臺提供權威評價
“科研人員不敢浪費自己的金錢和時間。” 中科院化學所副研究員袁景和曾經表示,“你(國產儀器)再便宜,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評價你。”
他所反映的問題直指長期以來儀器研制與應用存在不匹配的現狀。
一臺科學儀器在實際工作中的靈敏度、精確度、穩定性,都是儀器購買廠家的重要問題。這些數據也反映了儀器被市場接受的程度。
對用戶來講,沒有權威的技術認證數據是不敢購買國產儀器設備的重要因素。很多單位因為不了解國產儀器設備的適用范圍和怕擔風險,怕技術不成熟,而寧愿高價購買進口儀器。
“在研發設計和制造、銷售方面,是國產儀器生產廠商可以自主完成的工作,但是對于驗證工作,作為儀器的推廣、應用、使用的重要一環,儀器廠商卻無法獨立完成。”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食品實驗室主任劉巖表示,“正是基于這種考慮,有必要在客觀、公正、有權威的國產儀器驗證平臺,集中對國產化儀器進行各種實驗參數的認證,為國產儀器設備的推廣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權威數據,為用戶提供公平、公正的參考數據,還可以對國產檢測儀器設備的性能改進、升級換代提供思路。”
北京市科委于2009年啟動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北京市科委條財處負責人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道:“首都科技條件平臺建設五年來,已聯合中科院、北大、清華、中電科等高校院所及大型企業,形成了27個研發實驗服務基地,以及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能源環保、檢測與認證和科技金融等12個領域中心,促進資源開放共享。截至目前,共促進首都地區615個國家級、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價值186億元、3.64萬臺(套)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共享,促進了600多項較成熟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聚集了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高端人才在內的8700多位專家,形成了儀器設備、科技成果和研發服務人才隊伍共同開放的大格局。”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建立,為推動國產儀器發展,提升中國科學儀器產業競爭力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支撐。
正是在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的堅實基礎上,2013年,首都科技條件平臺設立了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服務試點,由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和北京檢驗檢疫技術中心共同承擔。
平臺搭建起來,提供什么樣的服務?
北京科學儀器裝備協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一是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做了大量的工作,2013年,我們幾乎每個月都有活動,組織多家實驗室和近百家企業進行對接。 二是助力研發實驗室的能力提升。每年都要免費舉辦關于認證認可的質量提升培訓,已經有500多人次參加培訓,同時也開通了網上遠程培訓。三是促進科技檢測服務業發展。針對快檢技術、移動檢測技術的發展等熱點,盡量地去動員社會資源,舉辦一系列論壇活動,來滿足不斷發展的業務需求。四是暢通政府和企業間的信息溝通。我們就是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能讓政府在決策的時候了解到更多社會信息和企業需求。也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企業了解政府的政策導向。五是搭建首都科技條件平臺資源輻射窗口。將首都的科技資源向更廣闊的地區輻射,將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的服務也向環渤海地區進行服務和延伸。”
國產檢測儀器有望在春天里騰飛
2013年5月國家環保部發布空氣質量標準的第二階段監測實施方案,要求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性價比高的監測儀器設備,按政府采購的相關要求選擇國產設備。